原标题: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“菜刀不能拍蒜”“知网被罚”等上榜
记者 任震宇
1月30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,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,共同梳理并发布了“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”。
热点一:“价格刺客”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
社会影响力:94.2
,,百家乐代理网站(www.BJL88.vip)是线上直营的澳门百家乐官方网站。澳门百家乐官网开放澳门百家乐网址:百家乐代理网址、百家乐会员网址,并提供百家乐平台代理开户、百家乐平台会员注册、线上百家乐充值、线上百家乐提现、线上百家乐投注、线上百家乐电话投注等业务。
2022年夏,“雪糕刺客”一词走热。消费者用其来形容一些高价雪糕平时“藏”在冰柜里,待结账时才发现其价格高得超出预期,感觉被“宰了一刀”。此后在社交平台,还出现了“水果刺客”“文具刺客”等,反映出消费者对一些价格虚高的“普通商品”的讽刺,也显示出消费者对现实生活中存在未明码标价、计量单位不统一、价签不规范等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满情绪。
舆论认为,“价格刺客”就是利用不规范标价等手段,将一些高价商品伪装成普通商品,从而“套路”消费者买单,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价格欺诈行为,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2022年7月,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》明确要求,经营者应当以显着方式进行明码标价,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。此规定被誉为可有力回击“价格刺客”的“价格卫士”。舆论呼吁,各地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法,把此规定真正落到实处,杜绝各类变相价格欺诈的“套路”,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。商家应当恪守道德底线,遵守价格法规,严格规范明码标价行为,避免消费者花“冤枉钱”,营造诚信、安全、放心的良好消费环境。
热点二:“科技与狠活”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物的担忧
社会影响力:92.2
“合成山楂果茶”“合成勾兑酱油”“人工合成牛排”“三花淡奶速成浓汤”……2022年下半年以来,一些博主发布揭秘食品制作“内幕”的短视频,号称“科技与狠活”,引发舆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。有消费者认为,此类现象暴露出当下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利用食品添加剂“合成食品”,威胁消费者健康的问题;但也有观点称,此类短视频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读,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,有制造噱头博取关注的嫌疑。
舆论认为,公众对于“科技与狠活”的相信和追捧,侧面反映出其对市场上泛滥的“非法添加物”的不满和抵制。这些非法添加物顶着食品添加剂的名头大行其道,成为“妖魔化”食品添加剂的罪魁祸首,其不仅有碍于消费者权益保护,更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“拦路虎”。在健康消费浪潮下,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放心,是食品行业内各方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须做好的必答题。舆论呼吁,食品企业与相关部门要协作配合,消除公众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担忧,为食品添加剂“正名”。一方面,食品企业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合理合规地使用食品添加剂,并及时准确地告知消费者其实际功效和具体含量,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。另一方面,相关部门需加强审查与监督,加大对违法违规滥用添加剂的打击力度,让黑心企业和非法添加物彻底绝迹,重振消费者信心,让消费者不再谈食品添加剂色变。此外,舆论还呼吁食品行业及消协组织等各方加强科普工作,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知食品添加剂,消除健康隐忧。
评论列表 (0条)